2023-2024年度公司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高举旗帜、坚定信念、团结一心、奋勇争先,在服务国家战略、彰显央企担当,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本期,为大家介绍荣获公司“特种先锋·先进基层党组织”的
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党支部
2022年7月,为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中国建筑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正式投建运营。3年以来,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业务发展,紧扣生态环保建设主业,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生态环保科研与项目实践,着力打造“新技术、新材料、集成化装备”三位一体的核心技术能力,全方位推动中建八局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创新发展与高效实践,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筑牢思想根基,凝聚奋进力量
党支部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常态化开展集中学习、主题党日等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内涵,切实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时积极拓宽学习渠道,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党员实地参观生态环保示范项目,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通过扎实的理论学习,党支部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不断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为高质量开展科研工作筑牢了坚实的思想根基。凭借扎实的党建工作,荣获中建八局“青年文明号”、中建八局“2021-2024年度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团队”、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工作委员会“青年文明号”、上海市总工会“2024年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等多项荣誉,彰显了党建工作的卓越成效。
创新党建模式,赋能科研创新
创新是推动生态环保事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科研创新”的联建共建新模式,获批“土壤养分管理与污染修复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单位,也是中建集团首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先后联合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上海大学、东南大学等各大科研院校专家团队构成组建工程研究中心顾问委员会及技术委员会,整合行业优质科研资源,带领广大党员深挖技术原理、联合攻坚,培育形成核心技术材料5项、装备6项,支撑“工业土壤修复”“农田土壤改良”“填埋场治理”等市场业务技术需求,并实现规模化应用和推广。
目前,党支部主要成员共主持/参与土壤修复及生态环境绿色高效关键技术研发项目14项,其中承担国家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2项,中建股份科创平台建设任务1项。在生态环保技术研发领域发表高水平论文27篇(其中SCI论文12篇),申请发明专利38项,国际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外观专利1项;公开标准13套;软著4项;著作3项;申请发明专利23项,国际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公开标准5套,修复工法3项(企业级),荣获获得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技创新奖“二等奖”、中国职工技术协会2023 年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中华环保联合会2024年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奖项。
党建领航攻坚,守护生态家园
党支部秉承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初心,带领团队积极投身重大生态环保项目建设,全面参与国内单体最大污染土壤与废钢渣综合处置项目、国内最大修复深度之一的土壤修复项目、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示范性项目、全国首批海岸带生态修复项目等一大批生态环保治理重点工程,累计中标合同额44.11亿元,营业收入7.83亿元,2023年土壤修复企业中排第15名,提升了中建集团生态环保领域品牌效应和业务布局能力,为助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八局力量。
在国内单体最大污染土壤与废钢渣综合处置项目中,党员先锋队冲锋在前,克服技术难题,优化工艺流程,确保项目高效推进,实现了污染土壤与废渣的资源化利用,极大减少了环境污染。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示范性项目里,党支部组织技术骨干深入调研,结合区域生态特点制定科学修复方案,打造了生态修复的样板工程,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提供了宝贵经验。
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党支部将继续坚持党建为引领,持续深化党建与业务的融合发展,聚焦土壤修复、水务水环境,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生态环保领域的前沿技术,攻克更多关键技术难题,为行业发展提供
“技术-材料-装备”综合解决方案,为推动生态环保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续写新的辉煌篇章。(王煦中)